Tuesday 30 June 2015

3月4日那天這樣教成語 -- 不知不覺忘不了

今天是3月4号了
在3月4日的課堂,每位同學可以選以下的成語來任性一下:

可以   丢3拉4 
可以   挑3拣4,
可以             说3道4, 
可以   颠3倒4, 
可以      勾3搭4, 
可以    朝3暮4,
还可以      不3不4, 

一年也就这么一天可以乱来,

珍惜每堂免費的中文課啊!


好玩有趣的中文:
@mandarinedge --skype & hangouts

Monday 15 June 2015

汉字輸入教學 --让學中文飞起来

教中文,教手機漢字輸入, 讓你學習漢語的速度飛起來! 
 Teach in English:
mandarinedge via  skype 
 hanghouts 

百度手机输入法2.0

 曾经有一个好用的输入法放在我的眼前,可是我没有用,等我被输入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你的手机如果还没有装百度手机输入法的话赶紧去装吧!不要再犹豫了.

交互设计层面:

  1. 1
    输入法的交互设计,首先应遵循的理念是:如何让用户更方便和快捷的输入?
    要让用户更快捷和方便的输入,百度重点想从三个方面入手去实现这个目标:
  2. 2
    尊重的用户使用习惯
    我们考虑尊重用户的使用习惯,而这个习惯的获得,主要从两类用户来考虑:一类用户是非百度输入法用户,其最开始接触的一般是系统自带的输入法。
    另一类用户是使用过百度输入法的用户,已经习惯了百度输入法的按键布局
    我们寻求在百度输入法和系统自带输入法的使用习惯上寻找平衡,让用户切换到百度输入法时,学习成本最低。
    交互解决方案:现有的虚拟全键盘和拇指键盘的布局形式设计,基本都遵循了和实际物理键盘的保持一致的思路。同时优化数字和符号面板的切换,遵循了现在常见的切换形式。
  3. 3
    对输入法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虚拟按键相对于实体按键来说,它存在许多使用上的问题,比如缺乏触感导致的误操作频发的问题;比如拇指键盘和全键盘由于键盘特性,其布局不一致,导致用户 找不到相关操作按键的问题等;这部分问题,我们会通过各种途径,尤其是用户测试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收集,并提出解决方案。
    现有的一些输入法,都普遍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1:全键盘和拇指键盘操作一致性的问题
    2:各种输入法方式和输入面板切换的问题
    3:按键小,缺乏类似于物理按键反馈的问题
    4:误输入或者误操作的问题
    等等。
    交互解决方案:
    1:一致性的问题解决方案,保持全键盘和拇指键盘面板切换入口位置一致性。
    2:误操作问题解决方案,增加键盘切换键,增大功能键面积。
    点滑输入切换面板的方式容易引发误操作,在新设计的交互布局界面,我们保留点滑切换键盘的功能,作为高级操作,同时增加面板切换键,避免新手用户误操作。
  4. 4
    简化操作,提高用户的输入效率
    如何能够减少用户的操作?
    我们注意到用户经常在各种切换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比如输入一段文字:我们今天去AW-107开会,Be On Time~这是我们常见的一段文字,但是其包含的内容类型非常复杂:汉字,英文大小写,数字,符号。使用现有的输入法进行输入,需要频繁的在各种面板中进 行切换,用户输入时十分吃力。
    交互解决方案:
    充分利用百度输入法的点滑功能,我们在全键盘面板上,第一排字母按键复用输入按键,可以让用户在不用切换的情况下快捷输入数字。
    支持超长句输入,也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输入效率,百度输入法最大支持15个字的超长句输入,交互设计中,两行显示的方法解决候选字显示的问题。
    上面是这次输入法升级交互设计层面的几个小细节,更多改进请大家在实际使用时细细体会吧!
    END

二、视觉设计层面:

2010年设计界掀起了UI界面拟物化风潮,在设计百度手机输入法1.1版/1.2版本默认界面时也应用这样的风格,将面版按键打造成真实按键的效果。由于手机输入法产品的界面空间相对有限,元素众多,过于复杂的效果并不能够给用户带来好的视觉感受。
在这次升级之初我们就调整了思路:设计一款用户在使用时不被设计所累默认皮肤。
人类有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得到的,其中色彩具有神奇的魔力,不同的颜色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蓝色让人感觉孤独、独立和平静;绿色让人感觉生命、生长、变化和复苏;紫色让人感觉权威和声望;红色让人感觉活力、愤怒和喜悦;橙色让人感觉力量、光辉和震撼……
有色彩就会有色彩倾向性,同样的颜色,有人喜欢有人就可能会很反感。对于拥有庞大用户群的百度手机输入法产品来说,排斥某一类用户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而且作为一款工具类产品来说,简洁、精致的界面更有助于用户关注操作本身。
在尝试多种方案后,最终我们确定采用明度浅灰色系为此次升级默认界面的主色调。灰色是黑色与白色的混合色,没有色相和纯度,只有明度。不同明度的灰色可以 产生接近黑色或白色的效果。”明度浅灰色”会给人高雅、宁静和精致的感觉,因此也常被称为高级灰。点击态需要能足够引起用户注意,因此我们给默认界面点击 态搭配了高明度亮蓝。
在完成此次升级默认界面的风格设定之后,工作并没有就此完成,移动端不同平台或者同一平台不同型号的手机显示效果差异可能是很大的,为了能够尽可能让用户看到的界面效果,和我们实际设计的效果一致,我们分别针对平台找到主流机型对界面进行了调整。

多年來, 让學生“享受流畅舒适的手机输入,体验我们坚持不懈的應用中文教學实用速度”---->
…**教手机输入於中文教學是我們教學方法的一種,
希望讀者幫助我們擁有更多的知音和學生,堅持繼續努力!~mandareinedge~at skype & hangouts 

简单地介绍和学习仓颉输入法

仓颉输入法简单介绍和学习

  • |
  • 浏览:496
  • |
  • 更新:
   输入法的确实可以给商家带来不错的效益,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开发设计这么多不同的输入法那.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很早的输入法:仓颉输入法!

仓颉输入法是香港等以繁体字为主的地区常用的输入法.与五笔的编码有所不同,更适合来打一些繁体字.当然五笔也是可以打出繁体来的.仓颉的重码率较低,仓颉的平均码长要比五笔的高,学习难度上仓颉的难度要大于五笔.仓颉和五笔的拆码方式完全不同,形码输入相同而已,所以二者的学习是没什么关系的.不会谁对谁有帮助的.
   仓颉其实在微软的官方是可以下载到的.毕竟香港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错,微软也会作为一个好的市场去开发的.

在来简单的介绍一下如何学仓颉吧.
   仓颉输入法也是要记住要一些基本的东西,仓颉码字根;
常用的24个
     哲理类: 日 月 金 木 水 火 土(键盘上对应的位置ABCDRFG)
      字形类:  竹 戈 十 大 中 一 弓(HIJKLMN)
     人身类:  人 心 手 口(OPQR)
     笔画类:  尸 廿 山 女 田 卜(STUVWY)
 難(X),用于特殊的“难字”,如臼(HX),与(HXYC)等
重(Z),第三代开始不再使用,被一些自制仓颉当作特殊键,写法不一,有     作“重”、“片”、“符”、“标”等等。
这些只是基本的字根,而他们每一个字根有有衍生出来的辅助字形:字形表就如下图一样.

看了这么多,这些都是基本的东西,学习仓颉输入法不仅要记这些东西,当然也都要想这些东西如何拆解,如何拼接.想要学习仓颉输入法,这写都是基本的东西,如果想学习的话,可以先掌握这些字根。在进入深层次的码字。

應用仓颉输入法

仓颉输入法仓颉输入法是一种常用的中文输入法,由有“中文电脑之父”称誉的台湾人朱邦复先生于1976年创制。
初期 只有正体中文版本,原名“形意检字法”,用以解决电脑处理汉字的问题,
包括汉字输入字形输出内码储存、汉字排序等。
朱邦复发明此输入法时正值他为三军 大学发展中文通讯系统之际,
为纪念上古时期仓颉造字之精神,蒋纬国于1978年将此输入法重新定名为“仓颉输入法”。
1980年,与宏碁公司共同发表世上 首部具有「中文操作系统、中文程式语言、中文套装软体」之中文电脑—天龙中文电脑。   
仓颉输入法适用于多种平台,主流操作系统和大部分电子辞典均有内嵌。
一些线上汉字字典也采用仓颉编码作为检索工具。 
1980年代初期,朱邦复在个人电脑上设计中文系统,以仓颉码为其根本,收字数万,效率甚高。   
1982年,朱邦复登报公开放弃仓颉输入法专利权,并且极力推动电脑之中文 化
现今大部分操作系统,甚至一些电子辞典皆附有仓颉输入法,为正体中文世界最普及的形码输入法。[1]。   朱邦复本来想根据其“汉字基因”理论,建立一套“仓颉系统”,用仓颉码统一处理汉字的形、音、义、码、序、辨等六大问题。其中仓颉码的原始目的是汉字 检索及排序,其取码具有字首及字身的概念,以字首做为分类,字身做为补充,如此便可让电脑“理解”汉字,进而达到
组字、字义理解,甚至与人沟通的功能。 
  仓颉输入法24个基本字形由于本以汉字检索为目的,仓颉取码依据视觉辨识原理,能反映汉字的细微特征,几乎所有不同字形或异体字,都有不同的编码,因此重 码率为当今中文输入法最低者。仓颉输入法亦为一般系统中支援字库最大者,几乎所有系统可见的汉字,皆可用仓颉输入法键入,因此也成为汉字文化工作者选用的 主要输入法。然而,当今主流电脑系统只提供仓颉输入法没有采用整套仓颉系统,因此许多原先的设计理念,如仓颉内码、字型产生器与极大字库等,都没有实 现。 朱先生公开仓颉输入法,不收分文使电脑汉化得到很大的进展。现今大部份作业系统皆附有仓颉输入法。它是繁体中文使用地区最常用的形码输入法。 目 前最新的公开版本是第五代。待公开的第六代,为十万字库设计,重码率低。字库收录历代文献用字,以仓颉码作字库内码。这版本现仅提供部份专家学者使用。
软件优势  仓颉输入法的设计原意不单用来输入,更是一个整合的中文系统。汉字以仓颉码为内码,使汉字的字序 分明,新字随时添加,没有大五码和统一码的收字不足,字序混乱的缺点。输出方面,汉字字形产生器以仓颉码为基本,自动产生字形。不需储存每一个字的字形, 大大减少所需记忆空间。(例如朱邦复于1989年推出用第五代仓颉的聚珍整合系统,提供符合汉字结构的字数百万,有七万为实际用字。)由于输入输出统一以 仓颉处理,取码可以与字形一致。现时以第六代仓颉(又称苍颉)为内核的中文系统,用来建构收录中国历代文献的汉文史资料库,仓颉系统的优点得到发挥。 [编辑本段]版本沿革  1977年,朱邦复在台湾发表第一代仓颉,根据一万二千字的《国语辞典》所设计。   
1980年,发表第二代仓颉,仅将第一代仓颉略作调整。  
 1982年,发表第三代仓颉,是以《康熙字典》为范围,选取其中四万字,将第二代加以改良的结果。   
1985年,在美国发表第四代仓颉。  
 1987年,返中国深圳科技园,任两仪文化科技公司总经理,发表聚珍大字库、第五代仓颉输入法。第五代将正、简体字统一处理,共收集了约六万字,同时 增加一些辅助字形及修正了少许的取码。在朱邦复工作室网站上的《第五代仓颉输入法手册》一书中提供了第三代、第五代改码字的对照表。   
1990年,与台湾资策会合作开发微软中文视窗系统3.0,采用仓颉系统的概念。后来朱邦复与微软的合作关系破裂,之后Windows系统改采其他的 汉字编码系统,并自行更新第三代仓颉输入法(修改了一些异体字及加入了部分香港字,但有错码),成为目前所见的主流版本。目前一般所称的“三代仓颉”多指 此版。   
2002年朱邦复在其论坛提及:“仓颉输入法最后一版本——第六代已完成,并据之设计中文CPU”。因为朱邦复已不理输入法之事,转交沈红莲女士照 料。
第六代仓颉输入法改名为“苍颉检字法”,至2008年止未曾公开,仅供与“朱邦复工作室”有工作关系之专家学者使用。
   仓颉输入法Microsoft Windows   Windows 95/98/NT/ME/2000/XP等操作系统中内建的仓颉输入法是第三代的修改版;Windows Vista/7内建的仓颉输入法则兼容第三代和第五代(默认情况下,仅支援第三代;设定使用CNS11643国家标准中文交换码字根后,可同时支援第三代 和第五代)。   Macintosh   Mac OS X 10.4内附的为第五代。   Linux   SCIM同时提供第三代和第五代,部份如OXIM只提供第五代。  
 其他   电子辞典等平台,中文全字库、汉字构形数据库等汉字数据库检索系统,皆采用第三代。而朱邦复推广的汉文库典,则采用第五代。   
此外网络上还有许多自制的仓颉输入法(见#从仓颉衍生的输入法一节),三代和五代皆有,例如马来西亚。
仓颉之友所制作的仓颉第五代通用版、国际版与香 港版等,采用了五代仓颉。 
仓颉字码   仓颉输入法分为五大类,共26个仓颉字母,括号文字为相对键及读音:  
 五行类:日(A)、月(B)、金(C)、木(D)、水(E)、火(F)、土(G)   
笔划类:竹(H,音斜)、戈(I,音点)、十(J,音交)、大(K,音叉)、中(L,音纵)、一(M,音横)、弓(N,音勾)   
人体类:人(O)、心(P)、手(Q)、口(R)   字型类:尸(S,音则)、廿(T,音并)、山(U,音仰)、女(V,音纽)、田(W,音方)、卜(Y)   
复合类: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最多取首尾两码,包括:鬼(HI)、虍(YP)、斗(LN)、目(BU)、门(AN)、阝(NL)、几(VI,不包括左下 角的人)、隹(OG)、吂(YR)  
 特殊类:难(X),用于特定的笔划,包括:臼(HX),卍(NX)等约十一种笔划;重(Z)(在第三代中不再使用,被一些自制仓颉当作特殊键)   
首24个仓颉字母还可再变化衍生出「辅助字形」来辨别所有的中文字例如:「叉」字拆解为「又+丶」,对应字母为 E+I,其中这个「又」就是「水」这个仓颉字母的辅助字形。  
取码原则  中文字根据「由上而下,由左而右,由外而内」等原则分拆成字型结构,再以字码拼出。键盘上A至Y键各代表一字码(X键用于特殊 字,Z键通常不用)例如A是「日」、N是「弓」。字码分表代表不同的中文字字型结构。取码分字首及字身,一个中文字最少用一码输入,最长则为五码。
 更有 一口诀:   独体字:即不能成几部份的,取码:头、二、三。业-廿金廿木-TCTD   合体字:又可分为:   可分成两部份的:头尾、头二尾,例如:瑜-一土人一弓-MGOMN   可分成三部份的:头尾、头尾,尾(如字身一只一个码时,则字身二可取头尾两码),例如:髓-月月卜大月-BBYKB   其他例子:   「理」字 -(分拆)-> 一+土+田+土 -(对应字母)-> M+G+W+G   「哈」字 -(分拆)-> 口+人+一+口 -(对应字母)-> R+O+M+R   
仓颉五代多字词取码规则:   (注:以下所指的 首/末,是其作为单字编码中所取的首尾码字母)   
二字词:首末+首末=4;  
 三字词:首+首+首末=4;   四字词:首+首+首+首末=5.   
从仓颉衍生的输入法简易/速成输入法:   简易输入法(DOS年代的称呼),或称速成输入法(中文Windows的称呼),又简称作简易或速成,为仓颉输入法之简化版本。其拆字法与仓颉相同, 
但只取其仓颉码的首尾两码,而不是每个字型的首尾两码,所以一个中文字最长只有两码。此取码法比较简单,所以较受初学者欢迎,但用者要从大量同码字中选择 需要的字,令输入速度相对变慢。不过一些人已将数字码的部份亦死记下来,使输入速度提升。另外,由于早期已预设在Windows作业系统内,不需另行安 装,是很多电脑内最常预设的输入法之一,所以有不少使用者。  
仓颉字根口诀  
G 土旁土与士  
 F 火小三四滴  
 D 木寸少心力  
 S 屍首左右柜,
右侧梯,左弯钩   
A 日曰日横立   --------------------------  
 H 竹头撇斤首   J
 十宝玉不留  
 K 大病右爻头   
L 中竖衣(衤)聿首 聿yu  
 M 一提工厂石无口   -------------------------- 
  T 廿草昔首头,业无眼,关下头   R 口   E 水滂雨点又   W 田囗毋空腹 囗wei   Q 手旁半少头,夫失足,年无头   --------------------------   Y 卜卞斗首走(辶)   U 山上框渔叉   I 戈点广县底   O 人入捺,矢无大,左倒八   P 心勹七匕弋失喉 勹bao 弋yi   --------------------------   N 弓乙左竖勾,斜月飞头   B 月且然半下框爵   V 女折衣底右弯勾   C 金儿八米头   X 难 [
分类 
 分为五大类,共26个仓颉字母,括号文字为相对键及读音:   
1.五行类:日(A)、月(B)、金(C)、木(D)、水(E)、火(F)、土(G) 
 2 笔划类竹(H,音斜)、戈(I,音点)、十(J,音交)、大(K,音叉)、中(L,音纵)、一(M,音横)、弓(N,音勾) 
  3人体类:人(O)、心(P)、手(Q)、口(R)   字型类:尸(S,音则)、廿(T,音并)、山(U,音仰)、女(V,音纽)、田(W,音方)、卜(Y)   
4.复合类: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最多取首尾两码,包括:鬼(HI)、虍(YP)、斗(LN)、目(BU)、门(AN)、阝(NL)、几(VI,不包括左下 角的人)、隹(OG)、吂(YR)   
5.特殊类: 难(X),用于特定的笔划,包括:臼(HX),卍(NX)等约十一种笔划;重(Z)(在第三代中不再使用,被一些自制仓颉当作特殊键)   
首24个仓颉字母还可再变化、衍生出「辅助字形」来辨别所有的中文字。例如:「叉」字拆解为「又+丶」,对应字母为 E+I,其中这个「又」就是「水」这个仓颉字母的辅助字形。   
取码原则   中文字根据「由上而下,由左而右,由外而内」等原则分拆成字型结构,再以字码拼出。键盘上A至Y键各代表一字码(X键用于特殊字,Z键通常不用),例 如A是「日」、N是「弓」。字码分表代表不同的中文字字型结构。取码分字首及字身,一个中文字最少用一码输入,最长则为五码。更有一口诀:   
独体字即不能成几部份的,取码:头、二、三。业-廿金廿木-TCTD  
 合体字:又可分为:  
可分成两部份的:头尾、头二尾,例如:瑜-一土人一弓-MGOMN  
 可分成三部份的:头尾、头尾,尾(如字身一只一个码时,则字身二可取头尾两码),
例如:髓-月月卜大月-BBYKB   其他例子:   「理」字 -(分拆)-> 一+土+田+土 -(对应字母)-> M+G+W+G   「哈」字 -(分拆)-> 口+人+一+口 -(对应字母)-> R+O+M+R   
仓颉五代多字词取码规则:   (注:以下所指的 首/末,是其作为单字编码中所取的首尾码字母)  
 二字词:首末+首末=4;  
 三字词:首+首+首末=4; 
  四字词:首+首+首+首末=5...

Saturday 6 June 2015

汉字课例 -- 分色組字最容易 愛字教學法


Let online classroom mandarinedge @ skype teach you why the word LOVE" " in Chinese is easy to remember,  easy to write. We create the best way to guide you getting into the world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o build up a very good foundation in Chinese language . 


Perhaps love is like a resting place
A shelter from the storm
It exists to give you comfort
It is there to keep you warm
And in those times of trouble
When you are most alone
The memory of love will bring you home

Perhaps love is like a window
Perhaps an open door
It invites you to come closer
It wants to show you more
And even if you lose yourself
And don't know what to do
The memory of love will see you through

Oh, love to some is like a cloud
To some as strong as steel
For some a way of living
For some a way to feel
And some say love is holding on
And some say letting go
And some say love is everything
And some say they don't know

Perhaps love is like the ocean
Full of conflict, full of pain
Like a fire when it's cold outside
Or thunder when it rains
If I should live forever
And all my dreams come true
My memories of love will be of you

https://youtu.be/5nyL3SCmqN0

Wednesday 3 June 2015

马来西亚华人,是个怎么样的存在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04/07/3162457.html

原文题目:马来西亚华人,是个怎么样的存在?尴尬?悲壮?

閱讀此文的人數超多,但文章的題目如此不通顺却没人指出?  

--->>"是个怎么样的存在"是病句.

 skype:mandarinedge在线中文学堂

教你修改这个题目

 skype:mandarinedge在线中文学堂 

和你一起修正、提高华人的华文

 

马来西亚华人”这个词儿意味着:我们是马来西亚人,但不是马来人。

第一、尴尬的存在
场景1

当我刚到中国时,人们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你的汉语怎么说得那么好啊?”紧接着“来到中国多说年了?”、“难道是从小学汉语吗?”

场景2
当时我和中文系的辩论队一起看01年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决赛,马来亚大学的三辩提到“日本军在南京大屠杀凌虐我中华妇女”,有位同学问我“你们也提中华妇女吗?”

从我到中国以来,以上的情况遇上了无数遍,于是我很早就想写一篇文章来告诉大家:马来西亚的华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这个题目很大,我只能从我切身的体会和感受来写这篇文章。

缘起
先用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历史背景来做开场白。1840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动乱的时期。一方面,好些中国人想往外逃窜;另一方面,西方列强想捉苦力到东南亚地区为他们服务。于是,大量的中国人(尤其是福建、广东一带)就散布到东南亚各个地区,其中就包括了马来西亚。

尴尬的存在
当人家问我“你的汉语怎么说得那么好啊?”这么一个简单的问题时,我还真觉得这不是一句话就能解释的问题。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因为我祖先是中国人”,但是有人又会问:“那么为什么好多印尼人就不会说汉语了呢?”问题的复杂之处就在这里。

从迁居到马来西亚,我们的先贤就特别重视中文的教育,通过私塾、宗祠等单位教授三字经、四书五经等教材,后来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而改革。这个时期,我 们的祖先基本上还是以中国人自居,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有二十九人是华侨、抗日战争时期全体华侨出钱出力、著名的华侨陈嘉庚创办厦大、集美大学。。。。。。 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

后来,随着居住马来西亚日久,我们的命运渐渐在这片土地上生了根。从马来西亚(大马)方面来看,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大马的政治,与马来族、印度族联手争取 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独立。从中国方面来看,周恩来总理提出:华侨应在其居住地生根发芽。但是,不变的是:我们始终坚持自己的母语教育。

在印尼,由于当地华侨没有组成统一的阵线,于是他们不能拥有中文名字、不能庆祝农历新年;在中国人普遍认为完好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新加坡,李光耀总理主动 地消灭了中文教育,关闭了新加坡唯一以中文为教学媒介的南洋大学,全体人民学习英文,于是目前多数新加坡人的母语是英语。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中文的 “经济”价值日益提高,许多东南亚国家才掀起了“汉语热”。唯一的例外是马来西亚,因为我们的先贤从头到尾就没有以“经济”作为考量,而是从“民族文化” 出发。

那么,难道马来西亚就没有遭遇当地政府的阻挠吗?有!而且很大!马来西亚教育终极的目标是:以马来语为唯一的教学媒介语,换言之,华语、淡米尔语的中小学 (微博)迟早都得消灭。60年代,大马政府规定:只有以马来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学校才能获得政府的津贴,于是许多中文中学纷纷改制,变为政府中学。这时,我 们的先贤,以林连玉先生为代表,明确地提出:学习母语是每个民族的天赋人权,即使不要一分钱的津贴,我们也要办独立中学!

于是,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保留了下来,华小以及民办的独立中学、学院形成完整的中文教育的体系,甚至创立了“全马来西亚独立中学统一考试”,受全球各高校 承认(除了马来西亚的大学),我们基本上就是以这张文凭为基础考进北大的。在这个过程中,多少先贤抛头颅、洒热血,林连玉先生被褫夺公民权、好多人被大马 政府关押、无数的民众以自己的血汗钱支持独立中学。

但是,来到中国,没有人知道这一切。不止中国,我相信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这一切,不知道被我们称为“族魂”的林连玉,不知道马来西亚的华人用血、汗和泪水来争取母语教育的权利。于是,中国的同学反过来问我们:“为什么你们会说汉语?”时,我真觉得这是巨大的讽刺。

尤其,当中国同学问起我:“为什么你们也说‘中华妇女’?”时------尽管不理智------我还是立时火了:“为什么日军侵袭时,马来西亚的华人要 出钱出力?为什么同一年发生缅甸风灾和四川大地震时,我们华人对后者的捐款额要远远大于前者,我们难道就没有资格称自己为‘中华民族’吗?”

当我来到北大的图书馆文学图书时,看着满目的“美国文学”、“印度文学”。。。。。。当我看到“新加坡文学”,而没看到“马来西亚文学”时,我更感到十分 凄凉,以至于讽刺。我们浴血抗战,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中文教育体系,有完整的“马华文学”,而这一切在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是得不到承认的。反 倒是曾经废除过南大的新加坡,由于其更为强大的国势,反而被认为是在海外完整地传承了中华文化的国家。

“尴尬”之处就在于此:努力地捍卫中华文化,不为马来西亚政府承认,亦不为世人所知,里外不是人。这就是马来西亚华人第一种存在:尴尬的存在。

第二、独立的存在

独立的存在,另一个说法是孤立的存在。“马来西亚华人”这个词儿意味着:我们是马来西亚人,但不是马来人(中国朋友最大的误会~囧);我们是华人,但不是中国人。于是,一种特殊的群体和文化产生了,独立于世界之林。

我们跟其他马来西亚人(例如马来人、印度人)的差别很明显,黄皮肤在一片黑色的人海之中额外显眼,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相处得 十分融洽-------马来人其实真的是很好相处的,什么种族冲突全是政府搞出来的-------整个群体都受到马来族极大的影响,这就铸成了我们好多的 共同点,而与他们的这些共同点恰恰就是我们和中国人的相异之处。

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口头表达。首先是口音,我朋友总说:“看你的时候一点都不像外国人,但你一说话我们就马上知道了。”在辩论赛场上时,我的一口马来腔更是 显得极为突兀。所谓马来西亚口音,大概就是广东腔+福建腔,翘舌少、轻声较少(个人认为)、没有儿化、语调趋平。其次是词汇,以中文词汇为主体,再加上各 种方言、马来语、英语的词汇,各种语气词“啦”、“咯”、“哄”层出不穷。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百度打“马来西亚VS中国”,马上就能找到许多具体的例 子。

但是,我以为:更深层的差距不在嘴巴,而在脑子里。有一次,中文系的徐艺峰师兄领着我们留学(微博)生辩论队讨论一个辩题,他最感叹的就是:“如果是跟中 国学生讨论,第三个衡量标准一定是‘何者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看看中国同学的课就知道,什么思修、毛概、邓小平思想、军事理论,这些似乎都离我们 的生活很远很远。冷战时期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家就决定了我们意识形态上的不同。

撇开这个问题不谈,即使同样都继承了中华文化,两地的继承也是有所不同的。在这里,大部分的人都信仰“无神论”。但是,我们那里好多人都还信仰观十八罗 汉、观音娘娘、关公、济公、齐天大圣等,不一而足。不止大量的神庙,我们还保留了大量的宗祠、会馆,并且还在华人社区发挥着一定的作用。由于我对中国的现 代化进程还算有一定的了解,以上这些还不足以让我惊讶,真正让我吃惊的是中国风气的开放。校内校外,情侣相拥亲吻的情况无所不在,这还真不是我想象中的中 国。当然,我们那里也有很开放的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马来西亚的华人普遍上要比中国人保守得多(嗯~至少跟我的家乡相比)。

此外,许多大马华人一致公认的是:中国学生真的很多“学术牛人”,大体上比我们那儿的人要勤劳的多。中国人多竞争大,我所认识的每位同学一个个都是从高考 (微博)的腥风血雨中杀出来的英雄豪杰,他们那股永不言倦的冲劲着实让我们折服。相较而言,马来西亚人则比较慵懒,更倾向于做自己喜欢的事、享受自己的人 生。因此,我们玩起来比较放浪形骸,比较不顾形象,大声吵、大声笑、大声闹。

既不是马来人,也不是中国人,我们仿佛就是另一种程度上的混血儿,所以或许我们有点孤单。但是,这或许就是我们独特的优势:既传承了悠久的中华文化,又成 长在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舆论环境,想法更自由、更多元。所以,即使我们这个群体在世界上似乎很孤立,但如果让我有机会选择,我仍然愿意出生在马来西亚,当 马来西亚的华人。

第三、悲壮的存在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一句俗语在马来西亚人身上得到绝佳的体现。在过去,马来人、华人、印度人曾经联手争取了国家的独立;但是,随着马 来人逐渐独掌大权(再注:对马来人的抨击仅限政治人物),华人、印度人的地位也日渐衰弱。首先,马来语成了唯一的官方语言。再来,马来西亚教育的最终目标 定为:“使马来语成为唯一的教学媒介语”。

但是,最大的转折点是六、七十年代的“五·一三事件”。由于华人比较刻苦耐劳,比其他的民族来得富有,无形中造成了民族间的矛盾。出于权力斗争的目的,政 治人物鼓动马来人屠杀华人。于是,第二任首相敦拉萨借此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顺势上台,颁布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法令。在经济上,每家公司都至少要雇用 30%的土著(其实就是马来人和其他极少部分的少数民族);在教育上,大学也实施固打制,要保留一定的份额给土著。此外,对中文教育的打压更是变本加厉, 影响力最大的就是改制事件,即不以马来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政府中学都领不到政府一分钱的津贴。

打压归打压,但是马来西亚华人依然在暴风雨中茁壮成长。如第一篇所述,我们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中文教育,各领域人才辈出。大家熟知的梁静茹、曹格、光亮皆 是马来西亚华人;大家现在人手一支的U盘是马来西亚的潘建忠发明的;在华语辩论界上,马来西亚以其犀利的辩风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如今,马来西亚的十大 首富中也大部分是华人。

但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很可悲的现实。大马华人自己创办的独立中学培养了无数英才那又怎样?全世界大部分高等学府都承认我们的统考文凭时,唯有马来 西亚政府不承认!马来亚大学在辩坛创出赫赫威名那又怎样?在政府控制下的马来亚大学还曾经试图禁止马大的辩手参赛!梁静茹、潘建忠等辈就更加可悲了,许多 人都以为他们是台湾人!潘建忠自己就说过:“如果我留在马来西亚,不可能会有今天的成就。”因为在马来西亚,华人发展的空间有限,报国无门又无法自我实 现,不出国发展还能怎样?

于是,马来西亚的华人成长是成长了,可是那跟政府什么毛关系都没有。因为我们政府很慷慨,在全世界都在争夺人才时,我们政府眼看马来西亚出现人才外流的滚 滚洪流仍然可以视而不见!在马来西亚大力提倡向外吸纳人才时,去看看,有多少马来西亚的人才在新加坡工作!有一次,我们国家的首相到新加坡访问,探访一间 医院时,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用马来语跟他致敬!这是何等的讽刺!

我原本把第三篇命名为“令人骄傲的存在”,可是后来改成了“悲壮”。的确,我们有很傲人的成就。可是,在我们有心报效祖国时,却只能被不公平的政策拒之国 门。马来西亚那么一块宝地,没有天灾、资源丰富、文化多样,又居于世界要冲,如果真的有英明的政府,摇身变为世界强国绝非难事!反观新加坡,没有什么自然 资源,又是弹丸之地,可是,现在我们只有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国家成了新加坡的腹地,眼看着从马来西亚分离出去的新加坡一天比一天强大!这种感觉真的很复杂, 真的很难以言喻!

谓之“悲壮”,我想应该甚为贴切。

后记

可能很多人很意外,我从小时候开始就自认为自己是个中国人。从小读的书就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岳飞传》。影响我一生最 大的一套书大概就是一套三十本的中国历史漫画图集。在我小小脑海中,出现的总是滚滚的黄土和快马飞驰的勇将。长大了一点,看过《中国人史纲》、《中国寓 言》,偶尔会翻翻《唐诗三百首》。

那时,我真的自认为我是中国人,我的文化之根和这里的人是联系在一起的。

于是,我的梦想就是回归中国。英文我认为不重要,因为我要去中国,从没认真学;马文我更是碰都不碰,甚至常以考不好马来文自嘲。可以说,我很偏执。我只有 认为有必要的东西我才会认真去学。到了高二,我的国际视野才宽广到足以让我理解英文的重要性,我从那时开始才急起直追,算是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绝没到 “好”的程度。但是,马来文,我始终不愿意去学习,在统考中马文拿了惨兮兮的“B6”还常拿去说嘴。

去年9月,我来到了中国,就读于中国最好的大学,学习着自己最想念的中文系,一切看起来都像梦想成真。但是,来到了这里,我才第一次深刻地体会到:我是马 来西亚人。我才第一次感觉到:我有可能是爱国的。在祖国成长的每一部分,不管是口音、思维等,都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即使我可能算是马来西亚 里最中国的一小撮人,即使我跟很多中国同学相处得不错,但是我仍然能深刻地体会到我们的不同之处。不管怎么样,在中国,只要是外国人,就真的只是外国人。

那么我到底该何去何从?这是我一整个学期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迷茫中,在摸索中,我才会写出上面的三篇文章,试图找到马来西亚华人的定位,试图找到自己的定 位,然后决定自己以后要到哪里发展。我个人认为,不管是留在中国还是去到西方,就注定了只能收到单方面的信息,很难认清这个世界的真相。此外,留在中国, 或许就只能是成为一个尴尬、孤立的个体。去到西方国家,那更是彻底地孤立,存活在一堆思维截然不同的陌生人之中,甚至还可能面临他们的排斥。

可能,我仍然会回去马来西亚,即使我们目前仍然要活在打压之中,即使要存活在一个难以实现自我的空间。但是,我或许可以用手中的一票继续给国阵施加那千万 分之一的压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做一个开心的人。即使薪水不高,即使物质生活不丰裕,即使很难真正地实现自我,但是只要能在自己最熟悉的家乡、跟喜欢的人 在一起,幸福或许就那么简单不是吗?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